心理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介绍
本学科2003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2006 年、 2018年获批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点和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本学科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心理学综合教学实验室、眼动实验室、脑电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包含了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主流文献,为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本学科在聊城一中、聊城市心理医院、中通客车等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能够满足研究生专业见习、实习的需要。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良好,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校、中小学校、医院、培训机构和商业公司等单位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咨询和服务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有着较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培养目标
(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教育方针,培养能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心理学专门人才。
( 二)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理想信念坚定; 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秉持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2.具备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了解本学科研究 的前沿动态;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够胜任心理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等相关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了解本 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使用外文进行论文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全,善于合作。
叁、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综合运用行为实验、脑电和眼动技术等多种方法,探究人类认知过程及其与情绪相互作用的心理与神经机制。主要有推理与决策、创造性心理、语言习得心理叁个研究领域。
( 二)教育心理学
本学科方向综合运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探究青少年认知与社会性发展及其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探索青少年认 知与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促进策略和方法。主要有青少年学习心理、 网络心理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叁个研究领域。
(叁)健康心理学
本学科方向综合运用心理测量、实验干预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特殊人群的心理评估与诊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心理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有职业心理健康、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和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叁个研究领域。
四、学制
实行以基本学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 3 年,其中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为 5 年。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按照《聊城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聊大校发〔2017〕60 号)执行。
五、培养方式
(一)注重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学科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专业研究方法和技术,跟进学科前沿。要求每位研究生都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使研究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努力提高硕士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导师或导师组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等。
(叁)强化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导师根据研究生个人学科基础程度、职业发展方向、研究兴趣专长等因素,指导每个硕士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跨专业研究生补修本科阶段的相关课程。
(四)提倡教学方式多元化。采用专题讲授、讨论互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型
本学科课程分为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和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学位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 2 门本科课程。
1.学位公共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 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1 学分)和学硕公共英语(3 学分)。
2.学位基础课
学位基础课包括心理学研究进展(2 学分)、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 1(测量与统计)(2 学分)和科研写作与学术规范(2 学分)。
3.学位专业课
学位专业课包括以研究方向为特色的学位必修课、心理学研究设计和心理实验技术等课程。
4.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艺术、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交叉学科等开放性公共选修课,线下 6 门、线上 3 门,需选修 4 学分,选课方式为线上课必选 1 门,线下课必选 1 门。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专题性课程,需选修 6 学分。
5.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 2 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成绩须合格但不计学分。
(二)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 70 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 60 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课程考核不合格者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申请延期毕业。
七、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是指课程学习之外的前沿讲座、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中期筛选等必须完成的必修环节。培养环节不计学时,计入学分。
(一)前沿讲座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 10 次,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等;另需主讲前沿讲座或学术报告 2 次。前沿讲座考核合格获得 1 学分。
(二)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
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或创新实践活动,一般在第 4 学期进行。研究生社会实践主要分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田野调查、挂职锻炼、企(行)业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教学实践、支教、暑期“叁下乡”活动等;研究生“叁助”可纳入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锻炼,促使研究生深入社会、深入一线,了解国情和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 32 学时,完成 1 篇不少于 3000 字的社会实践报告,合格获得 1 学分。也可根据当年有效的聊城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指南》所列赛事,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也可获得此项学分。
(叁)中期筛选
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考核制度,全面考察研究生思想品德及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并着重检查研究生培养计划、科学研究实施情况。参照《聊城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试行)》(聊大校发〔2021〕101 号)。中期筛选工作在第 4 学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成绩合格,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获得 1 学分;考核成绩不合格,终止培养过程,按相关程序做退学处理。 对“科研创新能力差”难以立即确定的,经研究生申请,导师(团队)认可,考核领导小组通过,可申请进行第二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按相关程序做退学处理。
(四)科研成果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符合学院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
八、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 37 学分。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两部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课程学习为 34 学分,其中学位必修 24 学分、学位选修 6 学分,公共选修 4 学分。培养环节为 3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详见《心理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
研究生在毕业资格审查前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否则学位论文不予外审,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论文开题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须在第 3 学期 10 月份前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答辩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12 个月。
(二)论文中期检查
导师组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应在第 5 学期 12 月份前完成。
(叁)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外审资格申请
第 6 学期 3 月份,研究生向学校提出毕业资格申请,学院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后,方可取得参与学位论文外审的资格。
(四)论文预答辩、外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严格按照聊城大学最新的相关办法和通知要求执行。
十、其他规定
本次修(制)订的培养方案自 2024 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
心理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专业方向 |
备注 |
学位公共课 ( 7&苍产蝉辫;学分) |
22000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
2 |
32 |
1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220000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 |
1 |
16 |
2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
22000021 |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研究 |
1 |
16 |
2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
22000004 |
学硕公共英语 |
3 |
48 |
1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
学位基础课 ( 7 学分) |
22040201 |
心理学研究进展 |
2 |
32 |
1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24040201 |
高级心理测量与统计 |
3 |
48 |
1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
22040203 |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2 |
32 |
1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
学位 专业课 ( 10 学分) |
22040204 |
认知心理学研究 |
2 |
32 |
2 |
考试 |
认知心理 学方向 |
|
22040205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
2 |
32 |
2 |
考试 |
教育心理 学方向 |
|
|
24040206 |
健康心理学研究 |
2 |
32 |
2 |
考试 |
健康心理 学方向 |
|
|
24040207 |
高 级心 理 学研 究 方 法 1(量化研究设计) |
2 |
32 |
2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
24040208 |
高 级心 理 学研 究 方 法 2(质性研究设计) |
2 |
32 |
3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
22040209 |
认知神经科学专题 |
2 |
32 |
2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专业方向 |
备注 |
|
22040210 |
心理学实验技术 |
2 |
32 |
2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公共 选修课 (4学 分) |
22000011 |
生活中的美学 |
2 |
32 |
2 |
考查 |
所有方向 |
线 下 课 程 选 修 一门 |
22000012 |
聊城城市历史与文化 |
2 |
32 |
2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22000013 |
研究生特色体育 |
2 |
32 |
1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22000014 |
科技伦理专题研究 |
2 |
32 |
1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22000015 |
哲学与人生 |
2 |
32 |
1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22000016 |
区域国别学概论 |
2 |
32 |
2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22000017 |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
2 |
32 |
2 |
考试 |
所有方向 |
线上课 程选修 一门 |
|
22000018 |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 心理 |
2 |
32 |
2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22000019 |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 座 |
2 |
32 |
2 |
考试 |
所有方向 |
||
专业 选修课(6学 分) |
22040211 |
思维心理学专题 |
2 |
32 |
3 |
考查 |
认知心理 学方向 |
各方向 选 6 学 分 |
22040212 |
学校心理学专题 |
2 |
32 |
3 |
考查 |
教育心理 学方向 |
||
22040213 |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
2 |
32 |
3 |
考查 |
健康心理 学方向 |
||
22040214 |
学习心理学专题 |
2 |
32 |
3 |
考查 |
认知与教 育方向 |
||
24040215 |
判断与决策专题 |
2 |
32 |
3 |
考查 |
认知与健 康方向 |
||
22040216 |
特殊儿童心理专题 |
2 |
32 |
2 |
考查 |
教育与健 |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专业方向 |
备注 |
|
|
|
|
|
|
|
康方向 |
|
22040217 |
语言心理学专题 |
2 |
32 |
2 |
考查 |
认知心理 学方向 |
||
22040218 |
教学心理学专题 |
2 |
32 |
2 |
考查 |
教育心理 学方向 |
||
22040219 |
临床心理学 |
2 |
32 |
2 |
考查 |
健康心理 学方向 |
||
补修课 |
22040220 |
普通心理学 |
/ |
64 |
1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22040221 |
实验心理学 |
/ |
64 |
2 |
考查 |
所有方向 |
||
培养环节(3 学分) |
|
前沿讲座 |
1 |
|
1-5 |
|
所有方向 |
|
|
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 |
1 |
|
3-4 |
|
所有方向 |
|
|
|
中期筛选 |
1 |
/ |
3-4 |
考查 |
所有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