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心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类别(领域)介绍

聊城大学2003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分别于2006年、2018年获批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点和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学位点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正高级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5人。团队围绕学习与发展、人格与健康、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形成了心理健康与教育、心理测量与咨询、人才测评与管理等方向。学位点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心理综合教学实验室、心理测量与评估实验室、多功能行为观察室、眼动实验室、脑电实验室等,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包含了心理学主流文献,订购的心理学及相关期刊、图书和音像资料丰富,为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学位点在聊城一中、聊城市心理医院、瑞阳心语心理学应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实习基地,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和技能训练提供了平台。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位点扎根鲁西,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

(二)具体要求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备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综合运用心理学和相关专业知识,在心理健康、异常心理、学生发展、心理援助、组织管理、危机防御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能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各类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认知评估与训练、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诊断与干预、心理训练与援助等领域的工作中。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把握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全,善于合作。

叁、学制

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以基本学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延期等学习时间)。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按照《聊城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聊大校发〔2017〕60号)执行。

四、培养方式

(一)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主要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加强案例库建设,推进案例教学。注重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发挥研究生个人兴趣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成立校内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由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负责。构建由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指导体系,共同承担专业实践、项目研究、课程学习与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叁)实践类专业课程,由校内教师和行业专家结合各自专长共同完成课程教学。

(四)学校、医院、公司等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做好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五、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分为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和跨专业考生补修课。学位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1.公共课

公共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专硕公共英语。

2.基础课

基础课包括高级心理统计、高级心理测量、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3.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题、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题、应用心理学专题

4.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涉及人文艺术、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交叉学科等开放性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专题性课程。

5.补修课

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2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成绩须合格但不计学分。

(二)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课程考核不合格者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申请延期毕业。

六、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是指课程学习之外的前沿讲座、专业实践、专业实践考核、中期筛选等必须完成的培养环节。培养环节不计学时,计入学分。

(一)行业前沿讲座

邀请心理学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校内外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领域专家,围绕应用心理前沿发展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题开设前沿讲座。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0次,主讲前沿讲座不少于2次。

(二)专业实践与考核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专业实践侧重心理学专业技能的训练,实践活动形式包括心理咨询实例分析、心理测评实例分析、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教育心理调研、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人才测评与选拔等。具体形式根据实习单位特点确定,学校侧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医院侧重心理咨询实例分析,公司侧重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实习结束后,要求实习生完成专业实践报告,实习单位根据其表现给出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将不能获得学分,合格可获得4学分。

专业实践考核由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根据所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撰写的专业实践报告及其在实践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最终成绩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可获得1学分。凡未参加专业实践或实践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学业竞赛、学科技能大赛省级以上奖励的,根据当年有效的聊城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指南》所列赛事,可折算为部分专业实践学分。

(叁)中期筛选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考核制度,综合考察研究生思想品德及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并着重检查研究生培养计划、专业实践实施情况。具体要求参照《聊城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试行)》(聊大校发〔2021〕101 号)。

(四)科研成果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符合学院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40学分。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两部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课程学习33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6学分, 学位基础课7学分, 学位专业课6学分, 公共选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培养环节为7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详见《应用心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

研究生在毕业资格审查前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否则学位论文不予外审,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八、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论文开题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须在第3学期10月份前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答辩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

(二)论文中期检查

导师组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应在第5学期12月份前完成。

(叁)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外审资格申请

6学期3月份,研究生向学校提出毕业资格申请,学院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后,方可取得参与学位论文外审的资格。

(四)论文预答辩、外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严格按照聊城大学最新的相关办法和通知要求执行。

九、其他规定

本次修(制)订的培养方案自2024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

 


聊城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

应用心理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专业方向

备注

公共必修课6学分)

 

22000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1

考试

 

 

2200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6

2

考试

 

22000005

专硕公共英语

2

32

1

考试

 

24000003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1

16

2

考试

 

 

学位

基础课

7学分)

22040501

高级心理统计

2

32

1

考试

 

 

22040502

高级心理测量

2

32

2

考试

 

22040503

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

2

32

2

考试

 

22040504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1

16

1

考查

 

 

学位

专业课

6学分)

22040505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题

2

32

2

考试

 

 

22040506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题

2

32

1

考试

 

22040507

应用心理学专题

2

32

1

考试

 

公共

选修课(4学分)

22000011

生活中的美学

2

32

2

考查

 

线下课程选修1门

22000012

聊城城市历史与文化

2

32

2

考查

 

22000013

研究生特色体育

2

32

1

考查

 

22000014

科技伦理专题研究

2

32

1

考查

 

22000015

哲学与人生

2

32

1

考查

 

22000016

区域国别学概论

2

32

2

考查

 

22000017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2

32

2

考试

 

线上课程选修1门

22000018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2

32

2

考试

 

22000019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2

32

2

考试

 

专业

选修课(10学分)

22040509

心理研究技术

2

32

3

考查

 

专业选修模块至少选修五

22040510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

2

32

2

考查

 

22040511

心理评估

2

32

3

考查

 

22040512

组织管理与决策

2

32

3

考查

 

22040513

人才测评与管理

2

32

3

考查

 

22040514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2

2

考查

 

22040515

职业心理健康

2

32

3

考查

 

22040516

学校心理学

2

32

3

考查

 

22040517

团体心理辅导

2

32

3

考查

 

24040501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

考查

 

24040502

临床心理学

2

32

3

考查

 

补修课

22040518

普通心理学

0

64

1

考查

 

 

22040519

实验心理学

0

64

2

考查

 

 

培养

环节

7学分)

 

行业前沿讲座

1

 

1-5

 

 

 

 

专业实践

4

 

3-4

 

 

 

专业实践考核

1

 

5

 

 

 

中期筛选

1

/

3-4

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