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至10日,第十二届山东省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协作发展会议在济宁学院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此次会议由山东省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协作发展联盟主办,济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承办,共设2场专家报告,4场主题报告。李玉峰老师及黄小雪、马晓萌、王文馨和孟令彦四位硕士生同学参加此次会议,4位研究生进行了大会发言。
研究生黄小雪在“课程与教学”专题研讨会上,呈现了题为“渗透跨学科概念的教学策略深度剖析”的报告。研究采用以教学策略为核心,结合实践探究模式、教师语言及行为影响力的编码体系,对特级教师及知名教育专家的跨学科概念渗透策略进行剖析,并依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运用和行为表现,对其教学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归纳。
研究生马晓萌在“师生发展”的主题报告中作了“美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厂贰尝):背景、框架及经验”的报告。研究指出社会情感能力已成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变革的关键技能。它关乎情绪管理、人际建立与责任决策,深刻影响学业、幸福感、情绪健康及行为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面对全球性挑战与教育转型,美国颁础厂贰尝组织提出社会情感学习(厂贰尝)项目,构建五项核心技能框架。借鉴其经验,我国可以从政策保障、统筹联动、整体推进、师生互动及超越技能五个维度,积极探索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
研究生王文馨在“协同与合作”主题报告中作了“乡村学校特色发展的应然价值、实践偏误与优化路径”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下,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要深刻把握其在个性发展、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价值意蕴,并纠正特色追求表面化,目标定位空泛化,办学权利虚置化等实践偏误,乡村学校应着力平衡特色与质量的关系,进而以特色发展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研究生孟令彦在“新时代教育”主题报告中作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学命题的时代价值、认识偏误及推进路径”的报告。报告指出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学命题被关注,并确立为相对独立、明确的研究问题,首先要厘清教育学的学科逻辑之于教育家精神研究的特殊规约性,警惕可能的认识偏误。教育研究者唯有厘清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内涵,明确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挖掘教育家精神独特的服务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中国特质,才能夯实教育家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承担教育家精神研究的学科使命。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我院研究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就新时代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变革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现了我院研究生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加强了与山东省课程与教学论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促进了我院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审核 李玉峰)